|
電導率自動分析儀是水質自動監測體系中的關鍵設備,其核心“大腦”便是內部的電路板系統。一旦電路板發生故障,將直接導致測量數據失真、漂移,甚至儀器完全癱瘓。了解其故障根源,對于日常維護、故障排查和延長設備壽命至關重要。本文將系統分析導致電導率分析儀電路板故障的幾大主要原因。 一、環境因素 電路板的工作環境往往是其故障的首要誘因。電導率分析儀通常部署在潮濕、多塵、甚至存在腐蝕性氣體的站房或戶外,這種環境對精密電路是極大的考驗。濕度是電路板的天敵。高濕環境會導致水汽侵入儀器內部,在電路板上形成凝露。這不僅會引起短路,燒毀元件,更會加速金屬引腳的氧化和腐蝕,導致接觸不良、阻抗變化。特別是在溫差變化大的地區,凝露現象更為頻繁。 如果監測點附近存在化工企業、污水處理廠等,空氣中可能含有氯氣、硫化氫、氨氣等腐蝕性氣體。這些氣體會腐蝕電路板上的銅箔、焊點和元器件引腳,造成電路開路或虛焊,使得信號傳輸中斷或異常。 二、電氣問題 電路板的穩定運行離不開純凈、穩定的電力供應,任何電氣波動都是潛在威脅。電網的波動、大功率設備的啟停、尤其是雷擊(包括感應雷),會產生瞬間的高壓浪涌。即使儀器本身電源關閉,浪涌也可能通過電源線或信號線傳入,擊穿脆弱的集成電路(IC)和場效應管(MOSFET)等核心元件,造成毀滅性損壞。 電源不穩定: 長期電壓過高或過低,會使電源模塊和穩壓電路工作在非標準狀態,產生過量熱量,加速元件老化,最終導致電源部分故障,進而引發整個電路板工作異常。 接地不良: 不合格的接地系統無法有效泄放干擾和靜電,會使電路板更容易受到外部電磁干擾(EMI),導致信號噪聲增大、測量值跳動,甚至邏輯錯誤。 三、元件老化與質量 任何電子元件都有其設計壽命,其老化是一個自然過程。電解電容失效是最常見的老化問題。電路板上的濾波電解電容長期工作在高溫環境下,其內部的電解液會逐漸干涸或變質,導致容量減小、等效串聯電阻(ESR)增大。這會嚴重影響電源的濾波效果,造成電路工作電壓不穩、噪聲增加,表現為測量值無規律漂移或儀器反復重啟。 元器件壽命: 其他元件如光耦、繼電器、晶振等,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性能衰退。例如,繼電器的觸點氧化會導致接觸電阻增大,影響電極信號的切換精度。 電導率自動分析儀電路板的故障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。嚴格遵循操作規程,斷電后再進行插拔,接觸電路板前做好靜電防護。 制定并執行嚴格的定期維護計劃,包括清潔內部灰塵、檢查電容外觀(如鼓包、漏液)、緊固接線和校準儀器。可以有效確保電導率自動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,為水環境管理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。
本文連接:http://m.zctouzi.com/newss-4043.html
|